2021年達蓋爾銀鹽暗房工作室的「八週黑白暗房基礎班」課程筆記
此網誌僅為個人筆記使用
※亦可參考其他網友做的同課程筆記:
Tin / Path to eternal / Yo
課程費用:8週19:00-22:00,8,000元(可分期,可於下期補課)。
(無發票,若需發票要再加5%稅金費用。)
費用含:於課內進行5次的黑白沖洗(可一次沖2卷)、暗房設備使用(含藥水、灰卡、濃度計等)、課程講義,但不含第七堂課的印樣費用,需再自費50元/張。
費用不含:底片、掃描、底片袋、印樣費(材料皆可與老師購買,無發票)
整體課程感言:
1. 這堂課適合已經有攝影基礎的同學,必須要知道曝光、對焦等基本的攝影知識,甚至底片的特性等等。老師在講課的時候跳蠻快的,或是在上課前要趕快惡補一下。
2. 理論課程是老師在上,但大部分的實際操作都是助教在旁指導,很多時間也都是助教在陪同學,所以我個人是覺得跟助教相處的時間比較多。而且這次的助教都很熱情與耐心,有問題我也都是會喜歡問助教。
3. 課程費用不含材料費。第七堂課的印樣費用也須自費。
4. 可能我之前在美國讀書的時候,學校對於暗房的規定特別嚴苛,要進入暗房之前必須要orientation之外還要經過簡單的測試才能使用。學校也非常注重有沒有穿戴手套、圍裙、護目鏡等保護具,也相當重視急救設施(洗眼台)的介紹和維護等。我以為這是全世界所有的暗房都會注重的事情,但在這裡,至少我來上課的這八週,覺得暗房的安全性等等沒有被很徹底提醒與教育,全班只有我一個人戴手套和穿圍裙(還會被視為很另類)。雖然黑白藥水不危險,但總是化學藥劑,即使自己個人不在意,但在課堂上我認為這是應該更需要被提醒的。
5.上課都會上到10點或超過10點。不一定7點準時上課,有時候還會等遲到的同學沖完才上課。
6.這八週下來我覺得最值得也最有趣的是,每週老師都會介紹很多不同類型的攝影師,讓我大開眼界。
Week 1(全班總共12位同學,有時候會有補課的同學)
- 18% 灰卡觀念介紹,並於課內拍攝 12 組變化。
 |
教室內設有專門拍攝灰卡的小站) |
- 介紹 TTL (Through the Lens) :
- 相機內透過鏡頭所測到光之測光系統,將鏡頭受到的光線轉換成快門數字。測到之後可再自由轉換自己想要的曝光值。
- 適度的過曝也沒關係(黑白&彩底片適用):
- 拍照時以照顧到暗部細節為主,即使較亮的地方會因此稍微過曝也沒關係,在暗房處理時都可以補救回來。(反轉片不適用,寬容度較差)
- 如何強迫過曝?
- 將攝影機的 ISO 值降低為實際底片的一半,拍照時就會自動過曝 1 stop。(例如 ISO 400底片,攝影機設定為 200。 ISO 100 底片,攝影機設定 50)
- 黑白底片的粒子比彩色還細。
- 景深可以使用光圈來調整淺景深/深景深:
- 可利用鏡頭上的「景深表尺」來判定光圈值適合的對焦距離。想要拍攝教室第一排到最後一排同學都有對焦的話,縮小光圈即可達到深景深的效果。因此這也適合「街拍」需求,一開始就先選定光圈小的曝光值,因此只要確定好大概的拍攝者的距離,一律都會對焦。
- ISO 值越低,粒子越細。
- 舊型 emulsion,約九零年代前的型號,例如 Kodak Tri-X,銀離子大小不定,分布不均。
- 新型 emulsion,將銀離子壓扁之後,感光乳劑均勻擴散,因而 ISO 可高達 3200 數值。
- 介紹攝影師: Yousuf Karsh、Richard Avedon 和 Arnold Newman。
- 於課內簡單練習上片軸跟拍灰卡。之後會連沖洗三個禮拜,然後確認每個人的沖洗穩定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