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白暗房基礎班 (達蓋爾銀鹽暗房工作室)

 2021年達蓋爾銀鹽暗房工作室的「八週黑白暗房基礎班」課程筆記

此網誌僅為個人筆記使用

※亦可參考其他網友做的同課程筆記:

Tin / Path to eternal / Yo

課程費用:8週19:00-22:00,8,000元(可分期,可於下期補課)。
(無發票,若需發票要再加5%稅金費用。)

費用含:於課內進行5次的黑白沖洗(可一次沖2卷)、暗房設備使用(含藥水、灰卡、濃度計等)、課程講義,但不含第七堂課的印樣費用,需再自費50元/張。
費用不含底片、掃描、底片袋、印樣費(材料皆可與老師購買,無發票)

整體課程感言:
1. 這堂課適合已經有攝影基礎的同學,必須要知道曝光、對焦等基本的攝影知識,甚至底片的特性等等。老師在講課的時候跳蠻快的,或是在上課前要趕快惡補一下。

2. 理論課程是老師在上,但大部分的實際操作都是助教在旁指導,很多時間也都是助教在陪同學,所以我個人是覺得跟助教相處的時間比較多。而且這次的助教都很熱情與耐心,有問題我也都是會喜歡問助教。

3. 課程費用不含材料費。第七堂課的印樣費用也須自費。

4. 可能我之前在美國讀書的時候,學校對於暗房的規定特別嚴苛,要進入暗房之前必須要orientation之外還要經過簡單的測試才能使用。學校也非常注重有沒有穿戴手套、圍裙、護目鏡等保護具,也相當重視急救設施(洗眼台)的介紹和維護等。我以為這是全世界所有的暗房都會注重的事情,但在這裡,至少我來上課的這八週,覺得暗房的安全性等等沒有被很徹底提醒與教育,全班只有我一個人戴手套和穿圍裙(還會被視為很另類)。雖然黑白藥水不危險,但總是化學藥劑,即使自己個人不在意,但在課堂上我認為這是應該更需要被提醒的。

5.上課都會上到10點或超過10點。不一定7點準時上課,有時候還會等遲到的同學沖完才上課。

6.這八週下來我覺得最值得也最有趣的是,每週老師都會介紹很多不同類型的攝影師,讓我大開眼界。

Week 1(全班總共12位同學,有時候會有補課的同學)

  • 18% 灰卡觀念介紹,並於課內拍攝 12 組變化。

    教室內設有專門拍攝灰卡的小站)

  • 介紹 TTL (Through the Lens)
    • 相機內透過鏡頭所測到光之測光系統,將鏡頭受到的光線轉換成快門數字。測到之後可再自由轉換自己想要的曝光值。
  • 適度的過曝也沒關係(黑白&彩底片適用):
    • 拍照時以照顧到暗部細節為主,即使較亮的地方會因此稍微過曝也沒關係,在暗房處理時都可以補救回來。(反轉片不適用,寬容度較差)
  • 如何強迫過曝? 
    • 將攝影機的 ISO 值降低為實際底片的一半,拍照時就會自動過曝 1 stop。(例如 ISO 400底片,攝影機設定為 200。 ISO 100 底片,攝影機設定 50)
  • 黑白底片的粒子比彩色還細。
  • 景深可以使用光圈來調整淺景深/深景深:
    • 可利用鏡頭上的「景深表尺」來判定光圈值適合的對焦距離。想要拍攝教室第一排到最後一排同學都有對焦的話,縮小光圈即可達到深景深的效果。因此這也適合「街拍」需求,一開始就先選定光圈小的曝光值,因此只要確定好大概的拍攝者的距離,一律都會對焦。
  • ISO 值越低,粒子越細。
  • 舊型 emulsion,約九零年代前的型號,例如 Kodak Tri-X,銀離子大小不定,分布不均。
  • 新型 emulsion,將銀離子壓扁之後,感光乳劑均勻擴散,因而 ISO 可高達 3200 數值。
  • 介紹攝影師: Yousuf KarshRichard AvedonArnold Newman
  • 於課內簡單練習上片軸跟拍灰卡。之後會連沖洗三個禮拜,然後確認每個人的沖洗穩定度。

Week2:沖洗

  •  一上課就直接於暗袋內上片軸,準備沖洗(由助教帶領大家上片軸)
  • 老師提供標準recipe,於沖洗前和沖洗後有再詳細解說。如下: 


  • 全部同學一起於暗房內的大水槽沖洗暗房僅有兩個時鐘,所以大家就是自己看自己的時間點,然後計算搖晃或是每道藥水的時間。我自己覺得對第一次碰觸的同學來說門檻有點高。
  • 藥水是助教事先都準備好了,所以大家自己拿四個有編號的大量杯,每道藥水是350cc(適合沖洗一捲135的量)。顯影劑由助教統一恆溫。
  • 沖洗完之後,定影液統一回收,顯影跟急制液混合之後直接排放(已經酸鹼中和)。海波清潔液也是直接排放。 
  • 因為班上人數眾多,所以分兩階段流動水洗,曬片。
  • 介紹攝影師:John Sexton、Harry Callahan Michael Kema
  • 下週上課也是直接沖片,然後老師會詳細解說每一步驟的用意以及變化。



Week3:區域曝光法

  •  一上課就直接沖洗。
  • 介紹「區域曝光法 Zone System」,跟第一週講到灰卡概念時有關聯。拍照時可以使用「暗位決定曝光」或是「亮位決定曝光」,意思是當照相機使用自動測光數值拍攝時,所測光的區域會變成灰卡顏色(第五區顏色),也就是說若想要控制灰階的,就需要使用區域曝光法來控制。
  • 補充第二周所講的,沖洗時若某些步驟時間過長或過短會帶來的影響。補充介紹reticulation。
  • 介紹攝影師: Ansel Adams杉本博司

    教室樣貌

Week4:濃度

  •  一上課就直接沖洗。
  • 介紹濃度(密度)的意義,以及拍攝灰卡判定濃度的重要性(含濃度計使用介紹)。 
  • 濃度計(密度計)是測出底片銀的密度或殘留度。因此,若未曝光而直接顯影,銀殘留為0。
  • 先測片基濃度,也就是測完全未曝光那格的濃度。測第5區的濃度,之後再減掉片基濃度,會得到第5區的淨濃度(Net Density),通常為0.60-0.75值之間。測第8區的濃度,之後再減掉片基濃度,會得到第8區的淨濃度,通常為1.15-1.35值之間。
  • 如果淨濃度值偏低,代表需要再增加顯影時間約1分鐘(增加反差)。如果淨濃度值偏高,代表顯影時間可以減少約30秒(降低反差)。
  • 每種底片的特性曲性都不同。
  • 介紹攝影師: 深瀨昌久Nick Brandt金道子 

Week5:增感/減感

  •  一上課就直接沖洗。
  • 說明增感(擴張push)與減感(壓縮pull)的目的與方法。
  • 增感
  • 增感目的:
    • 因為光線不足時又要讓快門速度穩定,所以乾脆手動調高相機內的感光度來拍攝(欺騙攝影機該卷底片是較高的感光度),例如將 ISO400 底片改為 ISO1600 的設定,因此本來是 f2.0 + 1/15 的設定,變成 f2+1/60 的設定,也就是快門速度可以提高 2 擋來拍攝讓畫面穩定,但當然,實際上是曝光不足 2 stop,因此透過增加顯影時間(或下述的其他方法)來補足曝光不足的濃度值。但這樣的方式,暗位曝光仍是不足,整體反差加大,底片例子變粗(因為銀粒子聚集很多)。
    •  增加反差:正常曝光值,但為了增加高反差度。
  • 增感方法:增加顯影時間加高溫度至50C或是使用高強度顯影劑(例如使用相紙顯影劑 D-72)
    • T型粒子增加時間:1 stop 增加原本 20% 的時間 / 2 stop 增加原本 60% 時間。
    • 非 T 型例子增加時間: 1 stop 增加原本 30% 的時間 / 2 stop push 增加原本 100% 時間 / 3 stop 增加原本 150% 的時間 / 4 stop 增加原本 200% 的時間。
    •  T型粒子底片(細粒子、感光度高)  
        Kodak:TMX系列 TMX 100、TMX 400、TMX 3200
        ILFORD:DELTA 100、DELTA 400、DELTA 3200
        Fujifilm:ACROS100、ACROS400、Presto 400、SuperSS 1600
    •  非上述型號目前皆為非 T 型例子底片。 
  • 減感
    • 減感目的:為降低反差。
    • 減少方法:縮短顯影時間、使用柔和顯影劑。
  • 其它:可以使用 50g 碳酸鈉 + 50度C水 = 500c.c.溶液,用以破壞底片藥膜(特別適合非T型粒子底片)
  • 作業:為了體驗增感效果,本週要求同學相機 ISO 都調高, ISO400 底片改為 ISO1600(拍攝灰卡的時候,則是原本的 f8 設定改為 f16 來拍攝) 
  • 介紹攝影師: Ralph Gibson木村肇Mario Giacomelli荒木經惟。 

Week6:黑白濾鏡(濾色片)/紅外線底片

  •  一上課就直接沖洗(以增感時間沖洗)
  • 改變反差的做法:
    • 用高反差且銳利的鏡頭。
    • 改用不同反差性質的底片。
    • 透過增感或減感手法。
    • 使用filter。
  • Filter概念:
    • 能讓同色系的色彩(波長)通過,阻擋掉其它顏色。
    • 紅色濾鏡:透過紅色濾鏡,暖色系的顏色都會變得很亮,冷色系會變得很暗。
      *例:黑白底片拍藍天白雲,其實藍天和白雲無法很明顯區別,但若加上紅色濾鏡,會讓藍天變暗,因此可凸顯出白雲的樣貌。但若加上藍色濾鏡,藍天就會變涼,反而又跟白雲太接近。
    • 濾鏡的品質必須要非常要求,因為若品質不好,會有繞射效果之外,甚至根本無法過濾掉特定波長,毫無用處且會降低暗度。
  • 使用Filter的好處:
    • 增加反差但粒子不會變粗。
    • 可單格處理,不會整卷都改變。
    • 可達到增加反差但不用改變沖洗時間。
    • 達到放相時無法做到的增加反差,例如拍攝綠葉+紅蘋果,對黑白底片來說綠葉和紅蘋果的灰階是一樣的,因此不論是在沖洗或是放相時增加或減少反差,都會同時改變。但在拍攝時使用綠色濾鏡,則會讓綠葉變亮、紅蘋果變暗,馬上就將綠葉和紅蘋果區別出來。 
  • 彩色底片若是要增加對比,要使用偏光鏡。
  • 曝光係數補償:
    • Filter環上面會標示資訊,口徑、型號以及補償係數,因為濾鏡會減少進光量,因此會告知你要補償多少曝光值才會達到正常的曝光。
    • 但如果相機內部已經是使用TTL測光系統,濾鏡裝上去之後,測光就會自動補償了。
  • 紅外線底片(Infrared film)和紅外線濾鏡(IR Filter)
    • 紅外線底片早期是為了監測森林大火使用,後來才被用於創作。
    • 紅外線底片必須搭配紅色濾鏡或是 IR 濾鏡,才能夠達到效果;若不加,就跟一般黑白底片一樣。
    • 若在閃光燈上包覆 IR 濾鏡,在拍攝現場會完全感受不到閃光,因為閃光含有紅外線波長,被 IR 濾鏡濾過了。
    • 使用紅外線底片拍人像,因爲皮膚會吸收紅外線再反射,所以有特殊效果,甚至到超現實的樣貌。若拍攝血管特別多的地方,血管將會非常明顯且暗色。
    • 現在還有的紅外線底片有:Rollei Infrared 400S 與 ILFORD SFX 200。
    • 達蓋爾對於紅外線底片的介紹
  • 介紹攝影師: Joseph PaduanoSimon MarsdenWeegee。 
  • 下禮拜上課要帶兩卷已經剪好並放入底片套的底片,要做印樣練習。 


Week7:印樣(額外需收材料費)

  • 介紹印樣的觀念以及操作方式。
  • 於課內印樣,印一張50元,印兩張100元,以此類推⋯⋯  
  • 介紹攝影師: Thomas KellnerPhilippe Halsman、Robert Cappa、Diane Arbus、Elliott Erwitt張乾琦。 

Week8   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手繪16mm膠卷課程精華